手机扫一扫
服务热线:09:00 - 22:00
0991-4852811
+86 18999918652
+86 18690883175
新疆游首页 跟团游 自驾游 拼车游 团队游 户外徒步 会议接待 热门 喀纳斯 伊犁 库车 天山天池 吐鲁番 那拉提 禾木 喀什 沙雅 魔鬼城 独库公路 可可托海 鄯善 赛里木湖 库尔德宁 喀拉峻
国内游首页 海南 云南 江西 福建 广西 四川 湖南 广深珠 北京 陕西 西藏 甘肃 湖北 山东 贵州 重庆 青海 东北 内蒙古 浙江 江苏 安徽 上海 天津 河北 山西 河南
出境游首页 巴厘岛 泰国 马尔代夫 香港 澳门 台湾 日本 韩国 越南 斯里兰卡 新加坡 塞班 迪拜 哈萨克斯坦 埃及 土耳其 澳新 俄罗斯 欧洲 美国 加拿大
老年团 亲子游 夏令营 丝绸之路
个人定制 企业定制
轿车型 商务型 SUV型 巴士型 越野型 电动型
乌鲁木齐 昌吉 阿勒泰 石河子 伊犁 吐鲁番 克拉玛依 哈密 阿图什 和田 喀什 阿克苏 塔城 博乐 库尔勒
乌鲁木齐酒店 昌吉酒店 石河子酒店 克拉玛依酒店 伊犁酒店 阿勒泰酒店 吐鲁番酒店 库尔勒酒店 哈密酒店 塔城酒店 阿克苏酒店 库车酒店 和田酒店 喀什酒店
游记 美食 购物
吉木乃口岸:位于中哈边界,是距离俄罗斯最近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也是我国西部一条重要的国际通道。口岸距吉木乃县城23公里,距阿勒泰市198公里,距乌鲁木齐市624公里,距哈萨克斯坦东哈州首府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市470公里,距东哈州第二大城市塞米巴拉金斯克市600公里,距哈国首都阿斯塔纳市1300公里,距东哈州斋桑区仅有62公里,并有柏油路相通。
吉木乃口岸已有近百年的通商史。早在民国初年,该口岸就已成为我国新疆通往俄国的六条主要通道之一。国家“一五”期间,吉木乃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曾位居新疆四大对苏口岸之首,进出口总额达1.9亿卢布。“二五”期间,进出口总额占全疆的39%。1962年,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吉木乃口岸被迫关闭。1991年9月,经中哈两国政府协商,吉木乃口岸开始临时过货。1992年8月,中哈两国政府正式批准恢复开放吉木乃口岸,确定口岸规模为年过货量50万吨,过客量10万人次。1996年6月,口岸被获准建立边民互市贸易市场,确定为自治区指定的边境小额贸易口岸。
1997年11月,国家口岸办对吉木乃口岸联检厅、边贸货场、一关两检办公大楼等配套建筑工程进行验收后,正式宣布吉木乃口岸对外开放。1998年11月,吉木乃县至哈萨克斯坦斋桑区国际直达客货联运班车正式开通。2002年3月1日,经中、哈两国批准,吉木乃口岸正式向第三国开放,它标志吉木乃口岸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不仅面向哈萨克斯坦等中亚诸国,并辐射到俄罗斯腹地,成为我国西部一条重要国际贸易通道。
吉木乃口岸交通便利,县域内有主要公路干线四条,其中一条国道,两条省道,一条国际道路。国道217线从吉木乃县东部穿过,与和布克赛尔县和布尔津县相连。另外,3条国际道路运输线路途径吉木乃口岸出境。经过开放十几年来的努力,吉木乃口岸人流、物流逐年增多,口岸市政设施和生活设施日趋完善,金融、邮电、餐饮、通讯、文化娱乐等服务机构应有尽有,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口岸的开放,拉动了吉木乃县经济的发展和中哈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为实施“东联西出”战略,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建设提供了保障。
从正式开关截至2005年年底,吉木乃口岸过货金额60.3亿元,过货量62万吨。2006年,吉木乃口岸进出口货物量18万吨,进出口额288000万元。其中:进口2.88万吨,进口额12000万元,出口15.12万吨,出口额276000万元,在全疆口岸中名列第三位。
吉木乃口岸所在区域地势平坦,草木茂盛,界河两岸生长着茂密的白杨、絮柳等,景色宜人。近年来,吉木乃县加快旅游建设的步伐,挖掘旅游潜力,突出口岸特色,培育旅游产业,做好吉木乃口岸旅游大文章。提出以“国界风光、冷战遗址、百年商埠、跨国体会”的总体定位和思路,将冷战时期遗留物作为历史象征进行旅游开发,开放了吉木乃口岸边防会晤站、国门、界桥、战壕、了望塔、贸易大桥、联检厅等景点。
随着吉木乃口岸的进一步开放,不仅有利的促进了中哈边境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和友好往来事业的发展,还为双方边民探亲访友、旅游购物以及国内外游客领略异国风情提供了方便。
抖音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吉木乃口岸:位于中哈边界,是距离俄罗斯最近的国家一类陆路口岸,也是我国西部一条重要的国际通道。口岸距吉木乃县城23公里,距阿勒泰市198公里,距乌鲁木齐市624公里,距哈萨克斯坦东哈州首府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市470公里,距东哈州第二大城市塞米巴拉金斯克市600公里,距哈国首都阿斯塔纳市1300公里,距东哈州斋桑区仅有62公里,并有柏油路相通。
吉木乃口岸已有近百年的通商史。早在民国初年,该口岸就已成为我国新疆通往俄国的六条主要通道之一。国家“一五”期间,吉木乃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曾位居新疆四大对苏口岸之首,进出口总额达1.9亿卢布。“二五”期间,进出口总额占全疆的39%。1962年,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吉木乃口岸被迫关闭。1991年9月,经中哈两国政府协商,吉木乃口岸开始临时过货。1992年8月,中哈两国政府正式批准恢复开放吉木乃口岸,确定口岸规模为年过货量50万吨,过客量10万人次。1996年6月,口岸被获准建立边民互市贸易市场,确定为自治区指定的边境小额贸易口岸。
1997年11月,国家口岸办对吉木乃口岸联检厅、边贸货场、一关两检办公大楼等配套建筑工程进行验收后,正式宣布吉木乃口岸对外开放。1998年11月,吉木乃县至哈萨克斯坦斋桑区国际直达客货联运班车正式开通。2002年3月1日,经中、哈两国批准,吉木乃口岸正式向第三国开放,它标志吉木乃口岸对外经济贸易,已成为不仅面向哈萨克斯坦等中亚诸国,并辐射到俄罗斯腹地,成为我国西部一条重要国际贸易通道。
吉木乃口岸交通便利,县域内有主要公路干线四条,其中一条国道,两条省道,一条国际道路。国道217线从吉木乃县东部穿过,与和布克赛尔县和布尔津县相连。另外,3条国际道路运输线路途径吉木乃口岸出境。经过开放十几年来的努力,吉木乃口岸人流、物流逐年增多,口岸市政设施和生活设施日趋完善,金融、邮电、餐饮、通讯、文化娱乐等服务机构应有尽有,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口岸的开放,拉动了吉木乃县经济的发展和中哈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为实施“东联西出”战略,吸引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建设提供了保障。
从正式开关截至2005年年底,吉木乃口岸过货金额60.3亿元,过货量62万吨。2006年,吉木乃口岸进出口货物量18万吨,进出口额288000万元。其中:进口2.88万吨,进口额12000万元,出口15.12万吨,出口额276000万元,在全疆口岸中名列第三位。
吉木乃口岸所在区域地势平坦,草木茂盛,界河两岸生长着茂密的白杨、絮柳等,景色宜人。近年来,吉木乃县加快旅游建设的步伐,挖掘旅游潜力,突出口岸特色,培育旅游产业,做好吉木乃口岸旅游大文章。提出以“国界风光、冷战遗址、百年商埠、跨国体会”的总体定位和思路,将冷战时期遗留物作为历史象征进行旅游开发,开放了吉木乃口岸边防会晤站、国门、界桥、战壕、了望塔、贸易大桥、联检厅等景点。
随着吉木乃口岸的进一步开放,不仅有利的促进了中哈边境贸易、经济技术合作和友好往来事业的发展,还为双方边民探亲访友、旅游购物以及国内外游客领略异国风情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