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
服务热线:09:00 - 22:00
0991-4852811
+86 18999918652
+86 18690883175
新疆游首页 跟团游 自驾游 拼车游 团队游 户外徒步 会议接待 热门 喀纳斯 伊犁 库车 天山天池 吐鲁番 那拉提 禾木 喀什 沙雅 魔鬼城 独库公路 可可托海 鄯善 赛里木湖 库尔德宁 喀拉峻
国内游首页 海南 云南 江西 福建 广西 四川 湖南 广深珠 北京 陕西 西藏 甘肃 湖北 山东 贵州 重庆 青海 东北 内蒙古 浙江 江苏 安徽 上海 天津 河北 山西 河南
出境游首页 巴厘岛 泰国 马尔代夫 香港 澳门 台湾 日本 韩国 越南 斯里兰卡 新加坡 塞班 迪拜 哈萨克斯坦 埃及 土耳其 澳新 俄罗斯 欧洲 美国 加拿大
老年团 亲子游 夏令营 丝绸之路
个人定制 企业定制
轿车型 商务型 SUV型 巴士型 越野型 电动型
乌鲁木齐 昌吉 阿勒泰 石河子 伊犁 吐鲁番 克拉玛依 哈密 阿图什 和田 喀什 阿克苏 塔城 博乐 库尔勒
乌鲁木齐酒店 昌吉酒店 石河子酒店 克拉玛依酒店 伊犁酒店 阿勒泰酒店 吐鲁番酒店 库尔勒酒店 哈密酒店 塔城酒店 阿克苏酒店 库车酒店 和田酒店 喀什酒店
游记 美食 购物
月牙儿公园位于伊宁县迎宾北路,占地约60余亩,园内有杏、李、桃、苹果、樱桃等树木万余株,绿树成荫、遮天蔽日,枝头果实累累,树下花团紧簇,每日都有大批的游客徜徉其间,流连忘返。为满足游客的需要,近年来,园内修建了具有维吾尔族风情的亭台楼阁,而且定期举办“麦西来甫”等少数民族喜闻乐见的歌舞表演,春夏季节,这里确是一个集休闲、度假及领略维吾尔民族风情于一体的理想去处。
大唐统一西域的决胜地――弓月城
寻觅、探访独具西域风情的名胜古迹,新疆可谓众望所归之地;但在北疆伊犁河谷,历史最久远且有史籍可考的则仅有一处“弓月城”遗址,“弓月城”是丝绸之路北线上的军事要塞和重要商埠,它同西突厥的兴亡紧密相连,其历史地位不可低估。
位于伊宁县吐鲁番于孜乡东北的弓月城遗址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分大、小二城。东西宽1.8公里,南北长4.5公里,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被当地维吾尔族群众称为“阿勒吞勒克”即金城之意。
弓月城是大唐统一西域的决胜地,平定阿史那贺鲁的弓月城之战是标志着西突厥汗国消亡,唐王朝一统中亚的重大历史事件,新旧唐书《突厥传》《资治通鉴》等大量史籍都有详细记载。据史载:弓月城原为西突厥的一个部落,因其得名的弓月城崛起于北齐。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居伊列水(今伊犁河)的咄陆部拥立阿史那贺鲁为都护,即设小牙(相当于陪都)于斯,并据此穷兵默武,弓月城逐渐成为西域的又一重要军事、政治、商贸中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贺鲁闻唐太宗病逝,又举旗叛乱,率众尽占咄陆可汗故地,建牙于碎叶及伊丽水的弓月城。显庆三年(658年),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南北两路大军挥师进剿,苏定方自领北路主力越金牙山(即科古尔琴山)冒雪奇袭阿史那贺鲁于弓月城,并乘胜追击,与沿今新源那拉提方向而至的南路军会战双河,贺鲁大败,仓惶跳渡伊丽水逃往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被唐将肖嗣业擒获押解长安,西突厥遂亡。
鸟瞰弓月城旧址,可见此处依山(金牙山,即今博州以南的西天山科古尔琴山段)傍水(吉尔格朗河),地势险要,且四周宽阔,是游牧部族设牙(即牙帐驻所,今称王都、首都)号令众属的理想场所。阿史那贺鲁的叛乱被平定后,唐王朝仍保留了阿史那贵族的统治,将贺鲁统属之地遍置州、府,并设两都护府隶属安西都护府。
考古学还展示,弓月城还是丝绸之路北线的一个繁荣商埠。
弓月城崛起于北齐,毁于宋元之后,作为今伊犁河谷最早的军事重镇,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唐代丝绸之路北线重要的军事、政治、商贸中心,对中西文化的交流曾起过重要作用。我们现在只能见到断垣残壁,无法想象到当年这里的繁荣景象,但征诸史料,却还可见其经济发达的端倪。[1959年,新疆文物考古队在发掘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所获的汉字文书中,就有一份《商昌县上安西都护牒》的残片提出了弓月城。该文书记述的是:一个“身为胡,不解汉语”的曹禄山向当时唐朝设在西州(今吐鲁番一带)的长史控告“京师奴”李绍谨,称李曾在弓月城向他借了275匹练远走龟兹(今库车),一直未还,证人毕娑也已离开弓月城向西而去。]一九五九年以来,新疆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古墓群中发掘的古代汉文文书《高昌县上安西都护牒》中记载:弓月城有一个兄弟民族商人一次就出借二百七十五匹绢和其他财物。1987年,村民在遗址植树时,曾挖出陶罐一个和镀金铜佛一尊,陶罐内藏铸有阿拉伯铭文的银币174枚,铜佛高17厘米,足踏莲花,面容安详,形象逼真。1991年又挖出古陶盆(约80厘米高,口径35厘米)一个,现藏于伊犁州文管所。
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经历了无数变迁。1936年,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曾为寻找黄金宝物挖过弓月城遗址,遗址遭到严重破坏。
现在,此地经世人的开发已成了远近闻名的伊犁大白杏盛产地,早春,杏花怒放使人赏心悦目,初夏果实累累,绿树成荫,引来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杏乡由来:(伊犁是著名的塞外瓜果之乡,地处伊犁河谷的伊宁县自然条件优越,境内北山坡沿线又有长达数十千米的逆温带,非常适宜栽种果蔬)伊宁县果树品种繁多,苹果、杏、桃、葡萄等样样都有,其中以苹果及杏最多,分别占总面积的70%和20%,杏是伊宁县果品生产中仅次于苹果的大宗品种,不仅栽培历史久远,而且分布范围极广,其中尤以大白杏闻名遐迩,伊宁县因此又被誉为“伊犁杏乡”。
伊宁县境内杏的品种较多,主要有大白杏、小五月、大五月、璃光杏,50年代杏面积曾达到2609亩,最高年产632吨。1985年有成片杏园1800亩,产量174吨。另外在农家庭院中也广为栽种。
伊犁大白杏通体金黄,个大,肉质墩厚,含糖量高,纤维多,口感极佳,是本县享誉西陲的第一特产,每年7月大白杏成熟之际,前来品尝和贩运的游人、客商络绎不绝。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抖音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月牙儿公园位于伊宁县迎宾北路,占地约60余亩,园内有杏、李、桃、苹果、樱桃等树木万余株,绿树成荫、遮天蔽日,枝头果实累累,树下花团紧簇,每日都有大批的游客徜徉其间,流连忘返。为满足游客的需要,近年来,园内修建了具有维吾尔族风情的亭台楼阁,而且定期举办“麦西来甫”等少数民族喜闻乐见的歌舞表演,春夏季节,这里确是一个集休闲、度假及领略维吾尔民族风情于一体的理想去处。
大唐统一西域的决胜地――弓月城
寻觅、探访独具西域风情的名胜古迹,新疆可谓众望所归之地;但在北疆伊犁河谷,历史最久远且有史籍可考的则仅有一处“弓月城”遗址,“弓月城”是丝绸之路北线上的军事要塞和重要商埠,它同西突厥的兴亡紧密相连,其历史地位不可低估。
位于伊宁县吐鲁番于孜乡东北的弓月城遗址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分大、小二城。东西宽1.8公里,南北长4.5公里,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被当地维吾尔族群众称为“阿勒吞勒克”即金城之意。
弓月城是大唐统一西域的决胜地,平定阿史那贺鲁的弓月城之战是标志着西突厥汗国消亡,唐王朝一统中亚的重大历史事件,新旧唐书《突厥传》《资治通鉴》等大量史籍都有详细记载。据史载:弓月城原为西突厥的一个部落,因其得名的弓月城崛起于北齐。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居伊列水(今伊犁河)的咄陆部拥立阿史那贺鲁为都护,即设小牙(相当于陪都)于斯,并据此穷兵默武,弓月城逐渐成为西域的又一重要军事、政治、商贸中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贺鲁闻唐太宗病逝,又举旗叛乱,率众尽占咄陆可汗故地,建牙于碎叶及伊丽水的弓月城。显庆三年(658年),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率南北两路大军挥师进剿,苏定方自领北路主力越金牙山(即科古尔琴山)冒雪奇袭阿史那贺鲁于弓月城,并乘胜追击,与沿今新源那拉提方向而至的南路军会战双河,贺鲁大败,仓惶跳渡伊丽水逃往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被唐将肖嗣业擒获押解长安,西突厥遂亡。
鸟瞰弓月城旧址,可见此处依山(金牙山,即今博州以南的西天山科古尔琴山段)傍水(吉尔格朗河),地势险要,且四周宽阔,是游牧部族设牙(即牙帐驻所,今称王都、首都)号令众属的理想场所。阿史那贺鲁的叛乱被平定后,唐王朝仍保留了阿史那贵族的统治,将贺鲁统属之地遍置州、府,并设两都护府隶属安西都护府。
考古学还展示,弓月城还是丝绸之路北线的一个繁荣商埠。
弓月城崛起于北齐,毁于宋元之后,作为今伊犁河谷最早的军事重镇,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唐代丝绸之路北线重要的军事、政治、商贸中心,对中西文化的交流曾起过重要作用。我们现在只能见到断垣残壁,无法想象到当年这里的繁荣景象,但征诸史料,却还可见其经济发达的端倪。[1959年,新疆文物考古队在发掘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所获的汉字文书中,就有一份《商昌县上安西都护牒》的残片提出了弓月城。该文书记述的是:一个“身为胡,不解汉语”的曹禄山向当时唐朝设在西州(今吐鲁番一带)的长史控告“京师奴”李绍谨,称李曾在弓月城向他借了275匹练远走龟兹(今库车),一直未还,证人毕娑也已离开弓月城向西而去。]一九五九年以来,新疆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古墓群中发掘的古代汉文文书《高昌县上安西都护牒》中记载:弓月城有一个兄弟民族商人一次就出借二百七十五匹绢和其他财物。1987年,村民在遗址植树时,曾挖出陶罐一个和镀金铜佛一尊,陶罐内藏铸有阿拉伯铭文的银币174枚,铜佛高17厘米,足踏莲花,面容安详,形象逼真。1991年又挖出古陶盆(约80厘米高,口径35厘米)一个,现藏于伊犁州文管所。
经过一千三百多年,经历了无数变迁。1936年,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曾为寻找黄金宝物挖过弓月城遗址,遗址遭到严重破坏。
现在,此地经世人的开发已成了远近闻名的伊犁大白杏盛产地,早春,杏花怒放使人赏心悦目,初夏果实累累,绿树成荫,引来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杏乡由来:(伊犁是著名的塞外瓜果之乡,地处伊犁河谷的伊宁县自然条件优越,境内北山坡沿线又有长达数十千米的逆温带,非常适宜栽种果蔬)伊宁县果树品种繁多,苹果、杏、桃、葡萄等样样都有,其中以苹果及杏最多,分别占总面积的70%和20%,杏是伊宁县果品生产中仅次于苹果的大宗品种,不仅栽培历史久远,而且分布范围极广,其中尤以大白杏闻名遐迩,伊宁县因此又被誉为“伊犁杏乡”。
伊宁县境内杏的品种较多,主要有大白杏、小五月、大五月、璃光杏,50年代杏面积曾达到2609亩,最高年产632吨。1985年有成片杏园1800亩,产量174吨。另外在农家庭院中也广为栽种。
伊犁大白杏通体金黄,个大,肉质墩厚,含糖量高,纤维多,口感极佳,是本县享誉西陲的第一特产,每年7月大白杏成熟之际,前来品尝和贩运的游人、客商络绎不绝。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